联系方式 Contact

全日通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(总部)

统一咨询热线:400-068-5780

电话:0510-83101250 83101290

传真:0510-53102521

邮箱: [email protected]

地址:江苏无锡市锡山区春潮路87号

搜索 Search
你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动态 > 专题报道

DHL重归美国利用客机开展国际快递业务的商业模式研究

2016-2-25 20:41:32点击:
    伟大的公司总有相似的经历。与FedEx一样,DHL的创始人同样准确地预见与把握了制造业全球化的先机,利用客机实现了轻资产的国际化扩张,最终成就了其在国际快递市场中的霸主地位,继而形成了目前的全球国际快递竞争格局。
   然而,DHL重归美国国内市场的努力却一再失败。
   快递业具显著的规模效应和网络效应,如果格局已经走向寡头并且没有出现新的商机,国际快递业格局逆转难度极大。
一、轻资产国际化路径
   成立于1969年的DHL,容易被误解为一家欧洲的快递公司,只因为其目前的母公司是德国邮政DP。事实上,DHL和FedEx几乎是同时在美国起步,只是阴差阳错,“被迫”多年来一直在美国以外的市场发展。
   60年代末美国加州大学学生Hillblom勤工俭学,每周数次乘坐飞机送快递。他发现了一个商机,客户需要把海运提单从洛杉矶快递至檀香山,以确保收货人在船舶到达之前收到海运提单。于是毕业后Hillblom和另外两位同学创业,三人名字第一个字母组成“DHL”。
   70年代初,FedEx用风投资金支持,以大规模购机的重资产模式,建立美国国内的枢纽辐射式航空快递网络。

   而DHL选择了轻资产的国际化路径,并不拥有飞机,而是利用客机开展国际快递业务,迅速把业务拓展到菲律宾、日本等亚太地区,并成为70年代唯一一家提供隔夜国际快递的公司。而FedEx直至1981年才开设了第一条国际航班至加拿大。

二、重入美国屡次受挫
   当时美国国内市场的利润更为丰厚,于是DHL在1983年建立了第一个国内枢纽。不过为时已晚,DHL在国际市场份额高达40%,却只抢到美国国内6%的份额。随着国内竞争的加剧,加上Hillblom在美国受到多项起诉不敢回国,公司未能在美国继续发展。诉讼的起源是若干位南太平洋小岛女性在美国法院起诉,称为董事长生了私生子并要求分家产,这些诉讼在90年代才逐渐平息(摘自维基百科,未经核实)。——创始人国际化天性的另一面,造成了不幸的商业后果。
   2002年德国邮政整体收购DHL,德国邮政来自麦肯锡的总裁提出全球快递一站式服务的雄伟目标。2003年DHL通过收购美国本土航空公司,重入美国国内市场。
   2008年11月,金融危机导致美国衰退,UPS和FedEx股价一年下滑30%。而DHL,在美国国内市场亏损了96亿美元之后,最终关闭了美国国内快递业务。退出时,其美国国内快递市场份额也只有4%。当年,德国邮政高层换人。
   尽管受挫北美,但由于先行国际化,DHL在全球国际快递的市场份额仍然排第一。
   DHL在国际市场上抢占先机,即使FedEx和UPS也至今未能超越;UPS和FedEx在美国市场两分天下,DHL的强势回归最终导致代价高昂的失败。
三、快递业商业模式的独特属性
   DHL为什么可以称霸国际快递市场,却无法重入美国国内市场?
   快递行业是有规模优势和网络优势的行业,如果格局已经走向寡头并且没有出现新的商机,即使新进入者资本雄厚,也很难取得胜利。
   我们认为,快递业商业模式具有特殊的内在属性:
   (一)具有明显的B2C特征——消费者无法确定厂商成本价;
   几乎所有的消费品行业都是B2C。相对于消费者,厂商具有明显的信息优势。消费者难以测算厂商的实际成本。
   (二)单笔业务价格低——消费者很少为一单业务进行议价或招标
   可口可乐、家电和汽车都是广义的消费品,但是可乐公司股东报酬率显著高于后两者。其重要的原因之一,在于可乐的单价低,消费者不会为了一单很小的购买,做大量的横向比较,也缺乏和厂商议价的渠道。
   (三)服务品质难以检验,且货值远高于快递费——消费者容易形成品牌忠诚度
   与同样单价低但是可以当场检验其质量的圆珠笔不同,快递服务的质量事后才能验证。并且快递服务事故是小概率事件,其服务质量需要通过许多次的检验,因此消费者根据品牌而不是现场观察选择快递服务。
   不管快递商业文件,还是节日礼物,货值大多远高于快递费用。为了避免意外,消费者往往习惯性地选择某一家遗失率/货损率较低的公司,并形成品牌忠诚度。
   此外,我们不难观察到,越是对公的快递,忠诚度越高。一方面是因为对公业务货物价值高,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类天然的委托代理问题(单位的行政部/前台嫌更换快递公司麻烦同时也没给自己个人带来好处)。
   观察一个行业品牌重要性的窗口是广告,只有厂商认为品牌对消费者选择有重要影响,才会投放广告——快递行业的广告支出远远超过其它任何物流公司。
   (四)供给端具有边际成本递减的特征——有利于形成赢家通吃的寡头格局
   如果一个行业的利润率高,往往会吸引很多竞争对手进入。但是在快递市场成熟的欧美地区,快递行业的市场集中度很高。原因在于,快递供给端具有边际成本递减的特征,抑制了新快递公司的生长。
   假设同样一栋大型商业楼宇,小快递公司每日收6票货,大快递公司日收60票。显然,大公司具有以下优势:1、每票货均运输成本低(人工、燃油经济性);2、可以提供更密的收货频率(例如3次/天),给客户带来更好的体验。
   同样的逻辑延伸到一个城市,一个国家,大公司可以在运输密度、运输网络、IT系统、飞机机队等方面形成规模优势,边际成本迅速下降。
   由于规模优势的存在,巨额的IT和飞机投资成为市场新进入者难以逾越的鸿沟。